普拉斯诗集:爱丽尔
本书简介
本书收录了西尔维娅•普拉斯发表在《爱丽儿》诗集中的诗歌,该诗集1982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
本书推荐人:@StephanieSays
如果你希望看到自己喜欢的公共版权图书的中译本,欢迎推荐图书选题:http://article.yeeyan.org/view/339265/345338
作者简介
西尔维娅•普拉斯是艾米莉•迪金森之后最著名的美国女诗人。她写的诗歌形式上继承了惠特曼的传统:简洁、大方、自由,根本没有雕琢的痕迹,好像是自然流淌出来的,但内容上别开生面,很少顾忌:残缺的肢体、肮脏的角落、恐怖的病房,都能借来入诗,又因为诗人是女性,其视角就更为独特,所选择的意象更为敏锐。尤其是普拉斯与丈夫分手后,内心一片茫然,“光明不复存在”,写出的诗越发刻薄,也越发深刻。因其以强调自我著称,而且写法大胆,她在世时就被称为“自白派”。
在所谓“自白派”诗人里,普拉斯成绩最大。她的诗歌以女性体验为出发点,从各个角落开始,将男权世界的糟粕一一清理出来,公之于众。从某种意义上说,她要通过诗的形式控告男性作为整体,在婚姻、家庭、社会上给女性造成的伤害。按照普拉斯的理解,女性因男性的压迫心理逐渐扭曲,原本完整的人格变得支离破碎,所以她本人才生出对父亲的近于病态的依恋,对男人的既恨又爱、对身份的转变感到惶恐不安,对新生儿的亲近与排斥。普拉斯的女性都是压迫之下变形的,因为没有选择的权利,被迫充当男权社会的附庸。如果将普拉斯与另一位女诗人迪金森做一比较,反差就更为明显,更为强烈。迪金森徜徉在自己封闭的环境里,出于对生活的不满,或是自怨自艾,或是顺其自然,总之她的思想没有脱离传统女性的定义;普拉斯与之相反,她不想接受被强加在身上的束缚,她要通过诗歌来发泄,所以在她的诗歌里流淌的,时而是对解放的渴望,时而又是歇斯底里,极具破坏力。
在普拉斯的诗歌殿堂里,读者将发现一幅幅恐怖的画面,破碎的玻璃、没有生气的月亮、医院、烟雾、头颅、婴儿、白骨、头发、灰尘、污血、空牛奶罐头,性爱虐待狂,等等,凡是不能引发美感的东西,都能写入普拉斯的诗歌,而且是堂而皇之。诗人好像要告诉我们还不为人知的真相:这世界不是天堂,是坟墓,片刻的阳光照耀之后,将永远坠入黑夜。在普拉斯那里,为了与黑夜同归于尽,死亡和毁灭并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