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8 《狄更斯讲英国史》翻译编辑心得

楼主
毛毛小意思 2014年1月22日 13:12
《狄更斯讲英国史》翻译编辑心得 不管对我还是我们组的译者们来说,《狄更斯讲英国史》都是一部“意外的”处女作。之所以说“意外”,首先是因为当初我是译者身份报的名,而负责人早已另有其人,只不过因为后者临时有事退出我才“阴差阳错”地顶了上去;其次便是,不管是我还是译者,大家都低估了《狄更斯》这本书的分量和难度:从题目上看,我们都认为这是一部简史,所以没想到会这么长;而且还是为孩子写成的,所以我们都想当然地认为这样一部书并不会太复杂、太难。 然而,值得欣慰的是,狄更斯组——这是我对我们这个小团队的称呼——的各位并未知难而退。坦然说,在上一位负责人留下的试译总结上,我们组的成员并没有全被归到“A”类,但每个人的写作和叙事风格均颇为相似,且都具备较好的中文文字能力和文学分析能力——在我看来,这一点甚至比英语水平本身更加重要。毕竟翻译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一个用另一种语言媒介重新写作的过程;而且对于像狄更斯这样喜欢说反话的作家,作为翻译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去理解隐藏在文字之下的东西。所以在翻译初期 ,我们在群中不止一次讨论过狄老在文中传达的思想,比如通过讲述历代君主沉浮而表达的一种世事无常的感概和启发读者思考命运和人生的希望。
1楼
毛毛小意思 2014年1月22日 13:13
其中一个例子便是第一卷第一章中的一截,原文是这么写的: “English oaks have grown up from acorns, and withered away, when they were hundreds of years old--and other oaks have sprung up in their places, and died too, very aged--since the rest of the history of the brave CARACTACUS was forgotten.” 该段原本讲述的是布立吞英雄卡拉克塔库斯战败后被带到罗马,以“战利品”的身份游街示众,不料即便在逆境中他依旧气宇不凡、不卑不亢,令罗马民众十分折服,便还了他自由。然而紧接着狄更斯就笔锋一转,在卡拉克塔库斯的故事当中插进英格兰的橡树,让负责本章的翻译一下子犹豫了起来。对于狄老的用意,我想她大概猜测出几分,只是当时尚在翻译之初,一来信心不足,二来还没有形成对全文的整体把握,于是她不敢贸然前行,而是将该句和前后文发到群里,邀请大家一同参与讨论。 根据前后文,我们三人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在群里,当私下讨论问题的时候,大家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没有对错优劣之分;一旦有人开了口,其他人也就不再惧怕自己的推测是否会不靠谱。而且毕竟是在群里,而非正式文中,所以大家的心情也就轻松不少,尽管大着胆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汲取了多方意见之后,再结合文中最后一句“勇士卡拉克塔库斯余下的故事也慢慢被人遗忘了”,我们一致同意“橡树”一句应为感慨历史的进程和变化,略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觉。除此之外,便是一种对过去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坚定;我想这也是狄更斯写下这本书的本意:之所以书写历史,是因为他知道历史值得尊重,历史不该被忘记,然而这并不代表他留恋过去——过去的事情再好,也只能留在过去,尽管我们时不时回顾、重拾,但我们最终的目标都应是前方。正如英格兰橡树的一生:它们发芽、成荫,有些甚至活了上百年,可不论它们曾见证过何等辉煌,它们终有一天会退出历史舞台,将位置和机遇让个后来人——这也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生物必须接受的命运。为了使这个意思更加明显,经所有翻译的 同意,我们在这一句话之前加上一句感叹,于是最终的翻译变成:“时光飞逝,沧海桑田。
回复
2楼
毛毛小意思 2014年1月22日 13:13
英国的橡子长成了一棵棵大树,在几百岁高龄的时候根枯叶败。后来啊,新的橡树又从原地破土而出,活了一大把岁数之后也离开了我们;勇士卡拉克塔库斯其他的故事也慢慢被人遗忘了。” 当然,就算理解和思考能力一流,如果没有各位翻译认真的态度和对目标作品的热情,《狄更斯》系列的进展也不会如此顺利。事实上,除了我之外,组内其他人员均不是历史专业出身,对英格兰历史甚至算不上熟悉,可每个人都勤勤恳恳地查资料、写注解——虽然大多资本资料出自维基百科,但大家均结合其他能够找得到的史料重新组织语言编写,并将重心放在与文中相关的内容上;这就增加了注释的可读性,也在无形中丰富了原文中的故事。而且,在翻译进行的同时,组中的各位也在不断提高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在这里我们小小的qq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它成了全组交流的平台;除了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之外,我们还在群中分享与翻译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比如CBBC出品的Horrible Histories,BBC历史剧《空王冠》《白王后》等。这样的分享过程不单使增加了大家对工作的兴趣和热情、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还常常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解决了翻译中的难题。 出现在第二卷第二十一章的“阿金库尔战役”。该战役发生于1415年10月25日;在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的率领下,英格兰军队克服了装备和数量上的劣势,以少胜多,给予法兰西军队致命的一击。这场胜利不仅奠定了亨利五世在整个西方历史上的地位,还让英格兰长弓首次名扬海外、威震四海。
回复
3楼
毛毛小意思 2014年1月22日 13:14
这荣耀非同小可,再加上亨利五世是被作者认可的、为数不多的几位君主之一,狄更斯自然不惜笔墨;他及其详细地描写了战争的前因后果和发生过程。这对读者来说自然是好事,可我们翻译却遭了殃,只得各处搜刮信息,然后硬着头皮研究“阿金库尔战役”的战场状况、双方军队编制和战术策略。我清楚地记得,在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句子中,狄更斯写到: “The King waited for the French, because they were drawn up thirty deep (the little English force was only three deep), on very difficult and heavy ground; and he knew that when they moved, there must be confusion among them.” 这句话看似简单,可这个小小的 “deep”却难坏了我们。“三十……深?”这是什么意思?由于前文提到过战场泥泞不堪,以弓箭手为主的英军轻装上阵,而法军却多为身着重甲的骑士,所以我的第一个猜测是这里的 “deep”指下陷尺度,可如果是30英寸(折合76cm),似乎也不太可能。后来通过查找、对比多方资料,我们才发现这里的 “thirty deep”和 “three deep”指的均为战斗编制,分别为一列有三十人和三人。也就是说,英军军队很“薄”,战线却拉得长,不但使得法兰西骑兵无法包抄他们,还在无形中加大了弓箭的覆盖范围。相反,法兰西军队编制非常密集,这就为英格兰弓箭手提供了一个绝妙的靶子——毕竟在密集程度相同的箭雨面前,军队越集中,弓箭的命中率就越高。狄更斯在前文中详细地描写了英格兰的长弓射手,想必也是为这一段埋下伏笔。为了使读者们也能明白作者的用意和军队编制在该战役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特地在“大约三十人一列”和“一列只有三人”前面加上“法兰西军队的编制十分紧凑”和“而英军却将战线拉得很长”这样的话语。
回复
4楼
毛毛小意思 2014年1月22日 13:14
这个问题才刚解决,下一个问题却接踵而至:仅仅两段之后,狄更斯又提到了“尖端裹着铁的木桩子”。按照原文,弓箭手将这些桩子 “thrust this stake into the ground”,当法兰西骑士冲过来的时候,“only three French horsemen got within the stakes”,其他人都死在箭雨桩下。最早负责本段的翻译将此翻译为“……将桩子插入地面……除了三个骑兵被桩子困住以外,其他人眨眼间就被消灭了”。这句话看似简单,可仔细想想的话,便能发现问题所在:为何桩子能够困住骑兵?难道英军用了某种特殊的排列?为何“被困住”的骑士逃过一劫?这里是否存在理解错误呢?我记得在《指环王》的电影里,当半兽人列队企图阻挡洛翰骑士的进攻时,它们让长枪手在前,弓箭手在后,其中长枪是横握在战士手中的,以便在骑兵第一次冲刺时刺伤马匹。我认为这里的木桩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可我又该如何让翻译们信服我的猜测? 那些和翻译内容有关的影视、娱乐产品便是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我首先在网上找到一张“阿金库尔战役”的3D效果图,似乎来自某个以中世纪战争为背景的战略游戏。图片质量并不高,却完美地重现了战役中的英格兰军队。而且,“阿金库尔战役”是《空王冠》第四部《亨利五世》 中的重头戏,认真严谨的拍摄和演员高超的演技使战争场景一目了然。严格地说,英格兰弓箭手并非单纯将木桩“插”入地面,而是“斜插”入地面,这就形成了一堵带着铁尖的“墙”。一旦理解了这一点,后面的 “got within the stakes”也就清楚了:非但没有困住,这三名幸运儿突破了“墙”的阻隔,得以冲进英军弓箭手阵营。
回复
5楼
毛毛小意思 2014年1月22日 13:15
既然前面提到了我们的qq群,那么接下来我有必要简单地总结一下我们的工作流程。译者筛选完成、qq群建立之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制作了一份excel表格,里面记录了每一章的字数、译者分配、初稿提交时间和互校译者。在分配工作时,我尽量保证每一段历史由一个人负责,比如在第一卷中,余一鹤负责的前五章属于英格兰早期和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我负责的第六至第十一章为盎格鲁-诺曼时期,而张珺怡负责的十二至十四则为安热万王朝;这样就能在小范围之内更好地保证译文的连贯和风格的统一。 当然,这样一份日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我一开始所说的那样,我们都是毫无经验的新人,而且在真正开始翻译之前,我们也很难单纯根据篇幅和字数确定翻译所需时间。结果,当第一卷进行了大半时,大家都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虽说那一二个月工作情况还不错,但这样马不停蹄地翻译下去,等做到第三卷时大家恐怕都没了热情和气力。于是,在第一卷完成三分之二时,征求其他两位译者同意后,我再次审核了试译稿,召进了第四位翻译并重新调整了每一章的截止日期。这一次,每位译者翻译完一卷书时均有一到两周的“休息”时间。不过这并不代表译者可以彻底清闲下来;在这段时间内,译者要校对指定译者的稿件,并修改自己被校对好的稿件——这也就是所谓的“二稿”。我们一直采用这种译者之间互校、校对修改与翻译穿插进行的方式;对译者来说,这是一种放松,也是了解译文前后内容的方式;不过更重要的,这是对译文准确性的检验和提高,并有助于统一全文风格。“二稿”一旦提交,就到了动用“负责人的权威”的时候了:第一遍校对时,我们使用word的track change功能标记所有改动并在必要的地方加入comment解释改动原因、提出替换建议;但在修改终稿时,我会直接在文章上作出改动,编辑或添加注释,删掉英文原文,最后再统一全文的字号、行距等。
回复
6楼
毛毛小意思 2014年1月22日 13:15
在不少人看来,统一译稿——尤其是统一注释——可是《狄更斯讲英国史》的大问题。在翻译初期,我们也提出了好几个相关问题:重复出现的注释该如何处理?每个人写的注释都不一样,最后如何统一?但由于谁也无法预知每一章中会出现哪些注释、哪些又与其他章节中的注释重合,我们干脆无视了这个问题,各写各的。最后统稿时,我采用了最传统的方式:边看稿件,边用纸笔记录下一个简单的 “index”,比如 “温莎城堡 [I]20[III]14”,其中方括号里指的是章节,阿拉伯数字则为词条在该章节中的注释序号。这方法看似笨拙原始,却出奇地有效,而且由于每个人都独自编写注释,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对于同一个词条的解释我们反而有了多方意见和不同的视角,这就使注释变得更加完善。至于词条重复出现这一个问题,一开始我们打算只标注第一次出现的词条,其余一概以“参见第X章注释【X】”这样的格式。但后来考虑到该书共37章,读者不太可能一口气读完,且电子书不好翻页,我们决定完整标注每条注释;我们宁可听到读者抱怨注释太多、时有重复,也不想听到有人说注解不全,或者想了解某个特定的人或地点,书中却没有解答。 对于整个翻译过程来说,上面提到的所有问题都只是冰山一角。但狄更斯组是一个非常团结民主的团体;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我们都一同解决——可以说《狄更斯》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参与人员讨论、商议和协调后的结果。该组以大学在校和近期毕业生群体为主,所以成员组成相对单纯,大家均为人友好,乐意听取对方意见,自己遇到困难时总是第一时间发到群里商议解决,所以我们之间并未产生任何矛盾和沟通、协调上的困难。尤其难得可贵的一点是,我们都分享着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质保量地完成《狄更斯讲英国史》。
回复
7楼
毛毛小意思 2014年1月22日 13:15
不过即使如此,这样的团队也需要协调,也出现过拖稿和临时退出的情况。五六月刚好是大学的毕业季节,组内的两位应届毕业生翻译也陷入了浩浩荡荡的找工作和实习的大军之中。于是,原定六月下旬完成的第二卷有四章迟迟不能完稿;由于同一位翻译也负责第三卷中的三章,我们只得重新分配第三卷的内容,好让那位拖稿的译者集中精力完成第二卷的稿件。也是在这里,我不得不打破了“一位译者负责一段历史”的规律:因为伊丽莎白一世的章节太长,我将它分给另一位负责斯图尔特王朝早期历史的译者,而我自己则负责伊丽莎白之前的都铎时期;若早知如此,我本来自己完成全部都铎时期,让另一位译者完成斯图尔特王朝到英格兰内战,可现在我却不得不跳过将近三章的内容,单独翻译克伦威尔政权,略显突兀。所幸的是,面对额外的工作,其他组员都变现得非常体谅、大度,这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关于章节分配的遗憾,并追回了一定时间。 总而言之,《狄更斯讲英国史》的问世和顺利进行完全是团队合作和互相理解、帮助的产物——这既是协作翻译的弱点,也是优点:一旦克服了沟通和合作问题,协作翻译就意味着多方意见、多次修改和初期的读者群体。不过我想《狄更斯》也让我们明白了对翻译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对原文的尊重、热情和认真的态度;一旦具备这些,不论工作本身多么辛苦多么困难,翻译本身都会变成一个相当享受、舒服的过程。能与这样的团队合作,我即表示感激,也深感荣幸;而《狄更斯讲英国史》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我们也十分欣慰、高兴。通过这个项目,狄更斯组的全体成员不但提高了自己的翻译水平、理解文意和查找资料的能力,结识了新朋友,还为自己日后的翻译道路建立了一个非常棒的起点。
回复
8楼
毛毛小意思 2014年1月22日 13:16
本文作者 @deServian 多伦多大学中世纪研究学士,爱丁堡大学中世纪历史硕士。科幻世界译文版英文翻译,考古资讯小站英文法文翻译。出版物包括:《夜之殇》(长篇吸血鬼题材小说,2009),《灵魂同灵魂的对话--从画家李书安的作品"人的方式"里求索人的生命律动》(库艺术,2012),《弃国》(科幻世界译文版,2013),《寻找亚瑟王》(新知,三联出版社,2013)。 担任古登堡计划《狄更斯讲英国史》(三卷)、《宾虚》(上)、《爱尔兰神话故事》负责人
回复

登录以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