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5 协作与互校

楼主
毛毛小意思 2013年12月26日 12:08
每篇译作都少不了校对、审读、修改的环节,而在协作中,大家的智慧得以互补,查漏补缺,共同解决疑难。审校也是最体现责任感的地方,因为它为的是作品的整体质量而非只为自己服务。在审校这一环节,除了负责人(责任编辑)的审校,译者间的互校集中体现了协作翻译的优势。互校即审校别人翻译的部分,其实相当于重新在脑中翻译一次,还需要比较原译文的表达以及做必要的检索,这中间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候比翻译还要大。 翻译过程中采用的协作方式: 1 根据普通翻译理论对译者能力结构的一般性分类,协作成员可分担“理解王”、“表达王”和“背景王”之职,在翻译和校对中优势互补,不留死角,同时各有侧重,减少重复劳动。(哪一人或哪几人承担何种职责均由协作成员商议而定,根据项目灵活掌握。) 2 校对包括译者自校、交叉互校两个环节,后者又分为背景互校(粗校)、理解互校(细校)、表达互校(润色)和综合审校,分别由背景王、理解王、表达王和责任编辑完成,并尽量同步。 审校过程需要关注的: 首先必然是理解的准确度,这是根本,理解的错误必须指出,且一般指出时可以将自己的理解过程写上,方便协作译者按这个思路思考; 其次关注的是表达,一句话其实每个人写都会有不同的说法,我感觉不必因为这句话我觉得这么说好听而你偏偏那么写我就统统把你的改掉,这个可以在全稿完成后整体把握文风时再考虑是否需要。审校表达法时重点需要把握的一个是翻译腔,因为译者可能翻译初稿时顺着英语理解的思路写成,并未考虑太多中文上的接受度,另一个是有些成语、俗语的运用,有时候译者为了增加文采会用上不少,但有的意思上是欠斟酌的; 之后需要考虑的是译注是否充分,审校者作为初读者可以有旁观者的视角,如果觉得某个地方需要注释一下更便于理解,那就加以补充。 我加入古登堡时间并不久,参与了三个项目,第一本《冒充白人》已经上线,另两本《芭特姑娘》与《简奥斯汀信件集》正处于审校阶段。而有意思的是,身为这三本书的负责人,我倒用了不同的审校方式,不过细想来,只是形式的不同,内容与宗旨并无异。
1楼
毛毛小意思 2014年1月22日 13:27
《冒充白人》里,我们用的是译言平台的审校系统,当时这个系统刚刚开始采用,我们其中一位译者觉着它的好处是可以保存在云端,且便于大家都能看到,于是我们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用了。系统用得挺顺利,而且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用拿着优盘到处拷东西,走到哪儿都能打开看,谁批注了多少修改了多少一目了然。基本跟word批注功能用法相似,只是所有操作在线上,而且每次新的批注产生译言网站上也会产生提醒,方便大家发觉。所以无需互相提醒、催促,我们靠着这个系统做完了互相的审读和批注,之后是根据意见的修改,可以采用也可以忽略,而做批注者也可以在之后打开页面看到修改的结果,以及哪些意见对方采用而哪些他/她并不赞同,只是有的如果原句全部改掉的话,那个批注的话的位置会有些混乱,又或者如果选中批注的词全文有几处,这个批注可能会跑到另一处这样的词里,这似乎也是没办法的事。批注中有异议处大家互相讨论。有些理解上的东西,大家一讨论,也许就豁然开朗了。当然这是几个月前的体验,现在情况不同也说不定。我一直很怀念做这本书的过程,纯粹,也水到渠成。 《芭特姑娘》与《简奥斯汀信件集》,在征求了译者意见后,大家普遍觉得用直接用word的批注和修订比较习惯,因此就用了这个传统的办法。所以译者的意见是很重要的,再好的系统有时也不如顺手的东西。不过用word需要很多后续的事情,如建个qq群,方便文档共享,还有就是每次校对修改后都需要备份,并在文件名中标注清楚,不然真的容易混乱。自然现在也有许多文档共享的应用,只是时间紧迫我们也无暇琢磨。我深有体会的是信件集的翻译,有时候一封信里有几十个译注,大家互校的稿件里批注修订已经用上了五六种颜色,整理的过程眼睛都会花掉,可译作就在这一稿一稿中不断充实完善起来。所以说翻译也好,审校也好,有时候已经超越了对文字的转换,而深入到资料的搜索与梳理上,这是另一种体验。 协作翻译需要用心做,它不是分给你多少任务做完就好的事,自然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是一方面,但是态度更为重要,也需要译者之间相互的理解与尊重。大家互相合作完成一部作品,并从中有所收获与体会,这未尝不是一种缘分
回复
2楼
毛毛小意思 2014年1月22日 13:28
本文作者: @Isabel312
回复

登录以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