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每篇译作都少不了校对、审读、修改的环节,而在协作中,大家的智慧得以互补,查漏补缺,共同解决疑难。审校也是最体现责任感的地方,因为它为的是作品的整体质量而非只为自己服务。在审校这一环节,除了负责人(责任编辑)的审校,译者间的互校集中体现了协作翻译的优势。互校即审校别人翻译的部分,其实相当于重新在脑中翻译一次,还需要比较原译文的表达以及做必要的检索,这中间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候比翻译还要大。
翻译过程中采用的协作方式:
1 根据普通翻译理论对译者能力结构的一般性分类,协作成员可分担“理解王”、“表达王”和“背景王”之职,在翻译和校对中优势互补,不留死角,同时各有侧重,减少重复劳动。(哪一人或哪几人承担何种职责均由协作成员商议而定,根据项目灵活掌握。)
2 校对包括译者自校、交叉互校两个环节,后者又分为背景互校(粗校)、理解互校(细校)、表达互校(润色)和综合审校,分别由背景王、理解王、表达王和责任编辑完成,并尽量同步。
审校过程需要关注的:
首先必然是理解的准确度,这是根本,理解的错误必须指出,且一般指出时可以将自己的理解过程写上,方便协作译者按这个思路思考;
其次关注的是表达,一句话其实每个人写都会有不同的说法,我感觉不必因为这句话我觉得这么说好听而你偏偏那么写我就统统把你的改掉,这个可以在全稿完成后整体把握文风时再考虑是否需要。审校表达法时重点需要把握的一个是翻译腔,因为译者可能翻译初稿时顺着英语理解的思路写成,并未考虑太多中文上的接受度,另一个是有些成语、俗语的运用,有时候译者为了增加文采会用上不少,但有的意思上是欠斟酌的;
之后需要考虑的是译注是否充分,审校者作为初读者可以有旁观者的视角,如果觉得某个地方需要注释一下更便于理解,那就加以补充。
我加入古登堡时间并不久,参与了三个项目,第一本《冒充白人》已经上线,另两本《芭特姑娘》与《简奥斯汀信件集》正处于审校阶段。而有意思的是,身为这三本书的负责人,我倒用了不同的审校方式,不过细想来,只是形式的不同,内容与宗旨并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