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译文公示

楼主
Scorpion_C 2017年6月15日 15:13
第一章 前奏 羅馬既傾 眾所週知,中世紀建立於羅馬帝國的廢墟之上。羅馬帝國的坍塌某種程度上為世俗王國和文化的崛起創造了條件,為中世紀制度的建立打下基礎。這種歷史上的過渡是顯而易見的客觀存在。然而,我們對於身處這個分水嶺之中的歐洲仍然知之甚少:我們不了解當歐洲不再是羅馬又不曾到達中世紀時,擁有過一段怎樣的經歷,湧動起怎樣的思潮。我們不知道它是如何見證了羅馬帝國的衰落,也不知道它是否看懂了羅馬的傾覆。我們能確定的是,見證這一切的人,沒有人能夠預言,更確切一點說,能夠預見在未來幾個世紀,這個世界的模樣。 這是一場為世人所見的悲傷的傾覆,無論是其中的主題抑或是主人公。每一個見證者都能輕易意識到此時(公元後四到五世紀)的羅馬帝國早已不復安東尼和奧古斯都時代的輝煌。此時的羅馬帝國內憂外患,經濟凝聚力下降,領土失守,被一群終將吞沒自己的野蠻人虎視眈眈,與全盛時期的羅馬帝國有天壤之別。全盛時期的羅馬帝國疆界北達北海之岸,南抵撒哈拉北緣,西起歐洲西海岸,東至中央亞細亞草原。領土包含了古希臘,伊朗以及腓尼基帝國的大部分區域。不僅如此,那時候的羅馬帝國統治者還能對其在高盧及北非邊界以外的部落和公國進行統治或者管理。然而,自四世紀始,羅馬帝國的勢力範圍逐漸縮小,不復當初。 在早期羅馬帝國的疆界內,跨地區商業已經沿著溝通羅馬帝國各行省的道路在全帝國發展。然而,從三世紀開始,帝國統一的經濟遭到了衝擊,直至五世紀,大部分跨區域交易已經停止,各區域和行省只能自給自足。隨著行省內部財富的減少,它們的商業發展也遭到了限制。大型行省的人口數量,財富總量以及政治力量也隨之大幅降低。 雖然正逢傾巢之際,羅馬帝國依舊與帝國的入侵者——野蠻人戰鬥到了最後一刻。不僅僅是野蠻人,以及像野蠻人一樣的為征服而來的侵略者是羅馬的浩劫,這些侵略者所堅持的生活方式更是對羅馬文明的一種徹底否定。即使後來,它們慢慢也成為了它們曾抵觸的模樣。
1楼
Scorpion_C 2017年6月15日 15:14
由于本书询问的译者比较多,现在公示入选译者的译文,供大家参考~
回复
2楼
Forty-two 2017年6月16日 09:51
试译的时候一开始没看清要求,译了一点正文前的内容。希望对你的翻译能有所帮助。 中世纪的百态人生 作者 艾琳·鲍尔(Eileen Power) 文科硕士,文学博士 前伦敦大学历史准教授(Reader)[ 英国大学高级教师,仅次于教授。],一度为剑桥大学格顿学院(Girton College)研究员及讲师 我劝告你,不要关闭你的心灵,也不要关闭你的藏书室 ——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 [ 查尔斯·兰姆(1775-1834),英国散文集、诗人及古文物研究者。此句摘引自他的散文集《伊利亚随笔选》中的“两种人”一文(“The Two Races of Men”, Essays of Elia)。这句话其实是有上下文的,现摘引如下(译者在此选择的是1987年出版的刘炳善译本):“看官,君家藏书若不甚丰富,切莫轻易示人。万一你不把书借给人家,心里实在得不过,那么,你就出借吧;只是,你最好借给像斯·梯·希【英国湖畔派诗人柯尔律治的全名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英文缩写“S.T.C”三个字母的中文音译】”那样的读书人——因为,他一般来说不但能在约定时间以前把书归还,而且还书时还往往付出利息,在书上密密麻麻地写了许多眉批目注,使得书的价值相当于原来的三倍......那么,听我的话,你的心,你的藏书室,都不要向斯·梯·希关闭”(Reader, if haply thou art blessed with a moderate collection, be shy of showing it; or if thy heart overfloweth to lend them, lend thy books; but let it be to such a one as S.T.C.—he will return them (generally anticipating the time appointed) with usury; enriched with annotations, tripling their value...... I counsel thee, shut not thy heart, nor thy library, against S.T.C.)【原文使用的是早期现代英语,单词的拼写和语法与现代英语有一定的不同】。] 1924年第一次出版 献给1913至1920年我在剑桥大学格顿学院的同事和学生 世上若有天堂能使灵魂平静, 那便是修道院的静室——理由很多。 因修道院里绝无骂街和斗殴, 唯有服从及潜心研读的书籍。 在那里懒于修行者遭人唾弃, 僧侣们互教互学,充满诚挚友爱。 (For if heuene be on this erthe, and ese to any soule, It is in cloistere or in scole, by many skilles I fynde. For in cloistre cometh no man to chide ne to fizte, But alle is buxomnesse there and bokes to rede and to lerne. In scole there is scorne but if a clerke wil lerne, And grete loue and lykynge, for eche of hem loueth other.) ——《农夫皮尔斯》,兰格伦(Langland, Piers Plowman) [ 译者在此选用的是沈弘的译本。诗名与诗人名选用的也是沈弘的译法,但如今诗人的名字“William Langland”更常被译为“威廉·朗格兰”,诗名亦译“耕者皮尔斯”。据推测【正如我们猜测荷马是《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的作者一样】,威廉·朗格兰(1332-1386)是用中古英国写成的、通常被称为“Piers Plowman”的头韵诗(alliterative verse)的作者。朗格兰是十四世纪的一位籍籍无名的牧师。没有任何关于他的记载,他的个人生平亦无人知晓。关于《耕者皮尔斯》的作者,现存唯一可靠的证据,来自于其中一部手稿【《耕者皮尔斯》有A、B、C三个版本。A文本据信成文于14世纪60年代,共约2558行,没有结尾。作者于1470年代对A文本进行了彻底的改写,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八个诗节、近3800行的篇幅。成文于1387年之前的C文本包括序曲和22个诗节,全文长达7338行。不过,无论C文本是否代表作者的最后意图,评论家们一致都认定:在三个版本中,B文本的文学和思想价值最高】的最后一页:在其反面的出处里,有作者的名字和出身。2016年出版的张晗译本中,将这几句诗以散文的形式译为“当然,如果有人间天堂能让心灵得安息,那就是在修道院或僧侣学院里。原因很多:修道院有书籍供人们阅读学习,没有人打架争吵,这是一种全然顺服的生活。除了那些不用心修行的人受到鄙视,此间充满了甜蜜友爱”。] 自序 社会史有时会遭受这样的责难:它含糊而又笼统;对学生或者一般的读者来说,它的吸引力远不如政治史,因为,社会史较少描摹名流巨擘。事实是,通常情况下,能够帮助我们重现那些相当普通的人的生活的资料,与能够帮助我们书写诺曼底的罗贝尔(Robert of Normandy) [ 这里指的应该是征服者威廉与佛兰德的玛蒂尔达的长子罗贝尔·柯索斯(Robert Curthose)。柯索斯曾试图获得英格兰王位,但失败。他的绰号“柯索斯”来自于诺曼底法语“Courtheuse”,意为短袜。] 与埃诺的菲莉帕(Philippa of Hainault) [ 英王爱德华三世的妻子,黑太子爱德华(Edward the Black Prince)的母亲。] 的历史的资料一样多;而且,这样重建之后,普通人的生活虽然没有那么波澜壮阔,却绝不会比名流巨擘们的生活更无趣。我觉得,社会史尤其适合于所谓的“个性化服务”,而且,对一般的读者来说,以人格化的方式复活久已远去的历史,远比以学术专题论文——关于封邑发展的论文或者关于中世纪贸易的论文——的形式来展现历史要有效率得多(虽然对专家们来说,这些学术论著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不管怎样,“鲜活”才是历史学的价值所在。历史学家们应该永远把梅特林克的呼喊“这里没有死人” [ 莫里斯·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曾获1911年诺贝尔文学奖。此句摘引自他的戏剧《青鸟》。其上下文为(译者在此选用的是郑克鲁的译本)“米蒂尔: (在草丛中寻找)死人在哪呢?...... 蒂蒂尔: (也在寻找)没有死人呀?......”] 当成自己的座右铭。正是这种把历史学当成一门关于死人的学问的看法(或者更糟,认为历史似乎不过是一门只能隐约与这两样事物扯上关系的学问:辛苦的劳作以及对鲜血和肉欲的渴求),让历史学著作一直游离于大众的阅读趣味之外(虽然历史小说尚能在大众的阅读范围中占据一席之地)。 我想通过构成本书的一系列人物生平简述,既向大家呈现中世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又向大家呈现历史材料的各个种类。因此,博多(Bodo)呈现的是农民生活以及一个典型中世纪封邑的早期形态。马可·波罗,威尼斯与东方的贸易;埃格伦蒂娜夫人(Madame Eglentyne),修道院的生活;梅纳吉耶(Ménagier)的妻子,一个中等家庭的居家生活以及中世纪时对女人的看法。托马斯·贝特森(Thomas Betson),羊毛交易以及伟大的英国商行“斯特普尔商人”(Merchants of the Staple) [ 在中世纪拉丁语文件中,“staple”通常指“stabile emporium”,即位置固定的市场,因此,有人认为该商号的名称源于“stabile”(稳定的,固定的)一词。不过,也有人认为,该商号的名称可能跟“staple”另外几个含义的起源有关。] 的商业活动。
回复
3楼
Forty-two 2017年6月16日 11:12
您的译文清晰优雅,比我提交的试译优秀很多。但我觉得您的译文中好像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1 您将原文中的“The Precursors”译为“前奏”就翻译本身而言并没有什么问题,但这是一本介绍普通人生平的书,而不是一本介绍事件的书,所以我觉得这里的“Precursor”是“a person that comes before another of the same kind”的意思,可译为“生活在中世纪之前的人们”。 2 您将原文中的“Every schoolboy knows”译为“众所周知”而不是“每一名学童都知道”就翻译本身而言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我觉得作者此句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中小学的历史课本是这样介绍中世纪的鸿蒙出现的:”,因此,似不宜将“Every schoolboy knows”直接等同于“everyone knows”。 3 您翻译的“羅馬帝國的坍塌某種程度上為世俗王國和文化的崛起創造了條件,為中世紀制度的建立打下基礎”一句,似乎遗漏了原文中“王国和文化是构成中世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层含义,而且“世俗王国”一般在宗教文本或者在与基督教会所代表的“天国”做对比时才使用,原文为“kingdoms”而非“Worldly Kingdom”,所以我觉得译为“王国”即可。因此,我觉得此句可译为“罗马的衰亡是构成中世纪体系的王国与文化崛起的先声,而且,罗马的衰亡还在某些方面为该崛起打下基础。” 4您翻译的“我們不知道它是如何見證了羅馬帝國的衰落,也不知道它是否看懂了羅馬的傾覆。”似乎存在一定的问题。原文为“We do not know how it felt to watch the decline of Rome; we do not even know whether the men who watched it knew what they saw,”。原文中的“how it felt to”里的“it”并不指“中世纪”,而是一种句法,等同于“what does it feel like”,即“...是怎样一种感受”或者“...让...有怎样的感觉”。因此,似宜译为“我们不知道目睹罗马的衰亡是怎样一种感受,我们甚至不知道目睹这一切的人是否能理解这衰亡之景背后的深意。” 5 您翻译的“那時候的羅馬帝國統治者還能對其在高盧及北非邊界以外的部落和公國進行統治或者管理。然而,自四世紀始,羅馬帝國的勢力範圍逐漸縮小,不復當初。”中的“部落”的原文为“great clusters of peoples”,似宜译为“大型民族聚落”或者“大型民族聚居地”;“統治或者管理”的原文为“ruled or kept in check”,“kept in check”是“能遏制住”或者“能控制住”的意思;“然而,自四世紀始,羅馬帝國的勢力範圍逐漸縮小,不復當初。”的原文为“From these farthest frontiers Rome of the fourth century had retreated and was still retreating.”,似不宜把“ these farthest frontiers ”直接译为“势力范围”,因为“these farthest frontiers”指的是上一句提到的罗马在高卢和北非的边境或者边疆地区。因此,两句可考虑译为“那时的罗马统治或者至少能够遏制其高卢和北非边境以外的大型民族聚落和公国。公元四世纪,罗马撤出了这些最遥远的边疆地区,而且还在继续向内撤退。” 6 您翻译的“在早期羅馬帝國的疆界內”的原文为“ in earlier centuries”,宜译为“之前的几百年里,在罗马帝国的疆界内...” 7 您对最后一句“Not only did the Barbarian Conquests, like all conquests, threaten destruction and ruin, but the way of life the barbarians stood for was the very denial of what Roman civilization had been, though alas, was gradually ceasing to be.”的理解似乎有问题,您将其翻译为“不僅僅是野蠻人,以及像野蠻人一樣的為征服而來的侵略者是羅馬的浩劫,這些侵略者所堅持的生活方式更是對羅馬文明的一種徹底否定。即使後來,它們慢慢也成為了它們曾抵觸的模樣。”但我觉得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蛮族征服带来两方面的威胁:其一,跟所有的征服一样,蛮族征服意味着摧毁与破坏;其二,蛮族所代表的生活方式是对罗马一直以来的文明(虽然很不幸的是,这文明正渐渐走向灭亡)的彻底否定。”
回复
4楼
xhtaotao 2017年6月18日 20:41
入选的译文的确文字优美流畅,但不容否认,一些地方存在瑕疵。非常赞同Forty-two提出的几点意见。
回复

登录以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