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所谓战争艺术,可简单定义为“能令指挥官击败敌军的方法手段”。因此对战争艺术的探讨涉及面可以极广:战略与战术仅是其中两个相对更为重要的分支而已。除纪律、组织、装备以外,还须研究一切可用来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和士气的手段。凡讨论战争艺术的作者,开篇即言“总司令官人选的最理想年龄”或“步兵部队应达到的平均身高”[1]者,是仅限于技术层面的纸上谈兵。

考虑到课题的复杂性,显然要解释任何历史时期的“战争艺术”,对这一时期的社会史与政治史就必须有一个全面的分析。从两个人类团体发生争执不得不以武力解决的那一天起,战争艺术——原始的初级形式——就已经存在了。不过在某些历史时期,军事史与社会史之间的关系尤其密不可分,紧密程度超过了其他时期。在本世纪中[2],战争不过是人们生活中的插曲:然而曾几何时,整个国家民族的组织是全部建立在以战争为常态的假定基础上的。在这种情况下,该民族的全部历史,就是这个民族的“战争艺术”史。详述斯巴达、古代日耳曼等民族的政治架构,不啻是在列举一连串军事机关的名单。反过来,要阐述其军事科学的特点,则又不得不提各自的政治体制。

与其他年代相比,本书所关心的历史时期的特点最充分地体现了上述关系。封建制的发端与发展皆有军事与社会的两面,交织并行;而对其衰落过程的分析亦不能不论及军事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可将中世纪历史形容为“作为战争主力的重骑兵的崛起、称霸与没落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对这条线索的追踪构成了本书研究的主题。这条线索将中世纪军事艺术的历史串成了一个整体。中世纪骑兵首次在亚德里亚堡[3]、最后一次在马里尼亚诺[4]称雄沙场,对以这两次战役为起止点的年代里战争史的科学探讨就是读者即将读到的内容。

注释

[1] 参阅维吉提乌斯(Vegetius)与摩里士(Maurice)的著述。

[2] 本书写作的年代是十九世纪末。以下书中凡提到“现代”、“当代”等,均指作者写作当时的年代。(译注)

[3] 公元378年。(译注)

[4] 公元1515年。(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