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赛世家上部:有产业的人
本书简介
长篇小说《福尔赛世家》。故事的展开是1886年6月的一个下午,伦敦的一个世家老乔里恩·福尔赛家为庆祝孙女琼的订婚举行了一场宴会。显然,这场豪华的宴会作为小说中一个并不重要的情节不值得如此地铺张笔墨(作为必要的交待它完全可以在三言两语的对话中带过),小说家在扎实而有耐心地叙述这一婚宴场景的时候(“满眼的白手套,黄背心,羽饰和曳地的长裙”),他真正的用意放到了人物身上—他让福尔赛家族的人物一个个走到台前亮相了:长着一样的“福尔赛下巴”的老乔里恩和他的五个弟弟,他的一个姐姐和两个妹妹,庸俗而贪婪的索尔斯(他一出场就被老乔里恩讽为“有产业的人”),散发出紫罗兰芳香的美人儿伊琳……这里,订婚宴就像戏剧中的一个舞台,让如此众多的人物——展示他们的矛盾和各种错杂的关系。同时,这个婚宴还预先埋设下了小说中的种种冲突:琼的未婚夫、建筑师波辛尼因没有财产遭到这个家族的暗中嘲笑;老乔里恩思念着他出走的儿子;索米斯把妻子伊琳看作“财产”,为使她与社交圈隔绝,找波辛尼商量在伦敦城外的罗宾山上造一幢别墅……
小说情节的推进强化着种种冲突(冲突的本质是金钱与自由、个性的对立),并一次次地走到爆发的边缘,同时,这部家族世系小说在冲突的不断消解中寻找故事新的生长点,这就像一棵繁茂的大树,在删剪旧的枝条的同时不断长出新的枝条和树叶。伊琳和丈夫索米斯、情人波辛尼的三角关系是小说第一部《有产业的人》的基础结构(高尔斯华绥在这个结构里讨论婚姻关系、性道德和财产与人性的冲突),打破这种结构的是波辛尼在一次雾天车祸中的意外死亡。业余画家小乔里恩的出现使小说第二部《骑虎》中财产和人性的冲突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解决。共同的叛逆精神和对爱与美的追求,使小乔里恩和伊琳走在了一起,这一情节里传达出了小说家对以占有欲为特征的“福尔赛精神”的审慎批判。小说第三部《出租》的故事发生在20年后,第一部里出现的罗宾山上的房子作为小说庞大结构的一个回应、一个象征在这里重现,这个旧英国人传统的具象的“出租”,预示了一个高扬个性解放的时代的到来。小说的最后是索米斯一个人孤零零地徘徊在福尔赛家族的墓地上,在迷惘中回顾自己的一生。
《福尔赛世家》是一部继承了19世纪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在高尔斯华绥的时代,读小说和写小说都需要巨大的耐心。从另一方面看,体积如此庞大的小说,在结构上却又是单纯、平衡的,读这样的小说,读者会感到安全,世界仿佛是早就安排好的,所有的冲突都会得到一个和谐的结局,一个人、一棵树甚至一张桌子在小说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本书推荐人:@rockme
如果你希望看到自己喜欢的公共版权图书的中译本,欢迎推荐图书选题:http://article.yeeyan.org/view/339265/345338
项目负责人
暂无
译者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