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10 通读

楼主
毛毛小意思 2014年1月22日 16:40
什么是通读? 译言古登堡所推出的每一本书,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作流程。而译文通读,算是正式排版出版之前的最后一个文字环节。通读编辑其实就是“第一读者”,在经过译者、负责人、质检之后,对译文的整体质量形成感性判断和把控。如果说通读编辑和译者、负责人有什么不一样的要求的话,在于交到通读编辑手中的书,已经过了翻译、互校、负责人统稿等多道工序了——还要经过译言古登堡的质检(判断译文质量是否合格)。因此,通读编辑是不直接接触英文原文的,而是面对中文译文。但这也不绝对,比如在通读时,凭着对文字的敏感,觉得有些地方读起来很不“舒服”,可能有问题,那也需要找来英文原文,做出自己的判断,并在通读后的反馈中指出来,以便供译者和负责人商榷。
1楼
毛毛小意思 2014年1月22日 16:40
通读的特别之处 传统出版中实行初审、复审和终审的三级审稿制度。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三审环节中,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个人担任。三审依照初审→复审→终审的次序循序递进。古登堡也是多道审核程序,但通读并非传统出版中的终审。即,虽然有程序上的先后,但不像传统出版那样在审核上存在等级的区分。 通读编辑尊重并相信之前译者、负责人和精评师的劳动成果。换句话说,通读编辑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因此之前一系列环节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和影响到通读的进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译言的精评是抽查式的,精评师质检的只是书稿的一部分,所以译者和负责人未能解决和处理掉的各类“瑕疵”,可能仍有很多。这就需要通读编辑来查漏补缺,把译文再“通”一遍。 通读时常遇到的问题 在通读时,发现除了各别译作之外,大部分的译文都能找出形形色色的错误,挑出各种各样的瑕疵。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通读工作,也算是总结了一些经验,详列于此,可供译者和负责人们借鉴,以尽量避免出现这些错误。另外,也可供通读编辑们在通读时以此为参考标准。
回复
2楼
毛毛小意思 2014年1月22日 16:41
一、错别字 1、因对字、词语的掌握和理解有误而用错: 比如“戛然而止”弄成“嘎然而止”;“抑或”写成“亦或”;“闲暇”写成“闲瑕”……这类的错误可谓五花八门,不再一一列举。值得一提的是,相当常见的错误是,不少人“的”、“地”、“得”的用法分不清。 2、明显可看出,是输入时不够细心所导致的错误。 如果遇到这一种情况,并且出错频率较高时,在通读时要格外注意,因为这意味着之前的程序环节可能出现疏漏,甚至译者和负责人都没有对文字的质量进行起码的阅读和把关。 二、标点符号 1、标点的误用; 2、标点缺失——该加标点的地方没有添加; 3、输入时的粗心大意所导致的错误: 比如双引号,两个引号都点了相同的方向; 例如,不注意中文格式的省略号和英文格式省略号的区别; 还有输入时多加了标点的…… 三、译名的不统一现象。 人名、地名的译名在前后文不一致。但通读编辑若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谨慎,不可轻易地进行更改和统一。比如就曾遇到这种情形,Larree和Larry;Alex 和Alexander,在原文中其实是指同一个人,只因在不同语境、情形下的不同称呼,所以翻译时也相应随之变化。这就不能轻易地判断为是译名不统一而随意改动。 遇到此类情形,建议最好查看一下原文。或者标注出来,待商榷核实,以免误改。 四、文字风格的不统一现象。 文字不是死的符号,它被人用了之后,形成的文章是带有“生命”的,像人一样,有着独特的面孔和气息。由于译言古登堡的书多数是协作式翻译,往往是至少两个、甚至更多的译者共同完成。所以虽然是一本书,但不同的译者负责不同的段落,如果之前没有经过较好地沟通商量的话,译出来的东西难免会面目各异,也直接影响一本译著内在语言风格的统一。所以,在通读时也要特别注意这一点。比如本人在通读时就曾遇到这样的情形,一部译著读起来,明显能感觉到不同部分文字风格很不一样。登陆古登堡此书的界面查看上传的原文,发现不同风格的部分恰好由不同的译者负责。遇到这样的情况,需要通读编辑在反馈中将此陈述出来,以便联系负责人,看如何弥补、解决这问题。 由于古登堡采取的是多人协作式翻译,所以通读时,需要保持对文字的敏感,特别注意到这一点。
回复
3楼
毛毛小意思 2014年1月22日 16:42
五、注释上的问题。 1、译者注的不严谨,内容粗糙,明显可看出是直接从网上复制而未加整理的,这种情况应避免。也应注意不可随意剽窃别人的内容。 2、译文中的标示处和注释内容对不上号的; 3、标出注释点但没有注释内容的; 4、注释的格式不同的。 六、格式上的问题。 比如因为输入时的疏忽,无端由地多出了空格,也需要调整好。虽然之后有排版的环节,但通读时也需要注意这些,才能保证之后环节的质量。 七、译文读起来句子有歧义的,句意杂糅的,甚至读起来不知所云的。 出现这类问题,需要特别标注出来,以便供译者和负责人再次斟酌、商榷。有些读起来觉得特别奇怪的地方,也会找来原文看一下。如果确有问题并有自己的意见,可列举出来,供译者和负责人参考或修订。 八、有时会考虑负责人和精评师的反馈意见,若反馈说译文质量较好时,可进行抽查通读。抽查通读时,最好采取质检、精评时的方法,尽可能将每位译者负责的部分都抽查到。如果发现错误较多的话,则需考虑进行全部通读。 九、帮助挑选或推荐一些觉得精彩的片段,以便宣传之用。 还可以就译稿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略微表达一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如译文是否通顺流畅,文辞是否华美。总之是一切利于提高译本质量和促进图书宣传的,都可反馈出来。 十、有时还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格外留心。 比如有一本书的译文中出现了“韩国”的字眼,可书中情节发生在1948年之前,而韩国建国的时间是1948年。考虑到英文的Korea一词,同时可以指“朝鲜”、“韩国”,所以译成韩国显然不恰当。这算是常识上的硬伤,也需要注意。 再比如有部译作的作品简介部分,说吉卜林是英国“第一位诺奖得主”,这说法很不严谨。因为诺贝尔奖有很多类奖项,在他之前,已有英国科学家获得奖项。所以,准确地说,“他是英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举这些例子,是想说通读编辑一定要“随时保持警惕”,“睁大双眼”,总之是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尽可能地找出书中各种各样的纰漏。我有时跟别人开玩笑说,负责通读了那么多部书,有可能得了“职业病”,使得对一切文字都相当敏感。比如走在路上看见了挂的条幅什么的,也下意识地想挑一下有没有错……
回复
4楼
毛毛小意思 2014年1月22日 16:42
关于译稿风格统一的问题 个人觉得,若要解决译稿风格统一的问题,最好是负责人也同时提任译者,这样能对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利于更好地统稿、协调。 负责人加强译者之间的沟通,能时刻做到这点自然最好。但我觉得,完全可以把选拔译者时的那段千字左右的试译给充分利用上。负责人可以对被选上的译者们的译文进行打磨,整理出一个最好的译文,算是有了个文字的标准,让译者们先对译文面貌有个大概的印象,并在翻译中尽可能地趋向这种风格。 此外,开始翻译之后,负责人可以及时组织译者,各自选出一段自己负责的译文,相互传阅,使译者互相了解彼此的译笔风格,并且在负责人的协调下,商议出大家共识的“笔调”。应该尽量避免译者们各自为战,最后由负责人来统一的状况出现,因为这样的话,最后可能会很难办,根本就无法下手。
回复
5楼
毛毛小意思 2014年1月22日 16:42
小小“告诫” 结合自己的通读经验,真的强烈建议译者要把好最基本的文字关。追求译文所谓的“信、达、雅”自不必说,还要做到通读一下自己的译文,尽量避免出现上面所列出的各类问题。可能有些译者觉得这是负责人应该干的事,或是想,“自己都把译文通读得万无一失了,还要负责人和通读编辑读干什么。”非也!千万不要这么想。本人自己也参与翻译,对此深有体会。有时自己译的东西自校完毕并看了好几遍,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可是别人一过目,还是能校出让自己都吃了一惊的瑕疵来。其实,人在阅读自己的译文时,很容易“习焉不察”,对眼皮子底下的错误也视而不见了。因此,这也正是传统出版中历来强调至少三次审读的原因。 如果古登堡在自校、互校、负责人等环节中都能用心,那么完全比得上传统出版中的三级审读。此外,如果很好地解决了译文不统一的问题,那么互联网协作翻译的能量和优势,就能很好地展现出来。我们既吸取了传统出版中的经验,又有自身的优势;有可与之比肩的质量,更有传统出版所比不上的速度。只有这样,古登堡才会真的越来越强大,并给那些质疑的声音以有力的回击。 这到这儿,不得不提一本书,就是《屋顶上的猫大人》。到目前为止,负责通读的所有书目中,这是最“完美”最“省心”的一本书。此书从头到尾,可是真找不出一丁点儿的瑕疵。如果古登堡的书都能做到这种水准,用心地翻译,同时又保证译文在文字上没有任何的硬伤,那么通读这一环节完全可以省去!古登堡又何愁没有好口碑! 参与译言的通读工作,也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在一年的通读中,不仅接触了各种类型的书籍,也亲身感受和体会到古登堡译作水平的不断提高,见证它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另外,虽然工作方式是通过网络,但依然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团队合作感。古登堡的小伙伴们都很善良、通情达理,又有热情,还有各种的好点子……这是一个青春朝气的团队,这是属于我们年轻人的天地。
回复
6楼
毛毛小意思 2014年1月22日 16:43
本文作者: @正在这里
回复
7楼
bshui 2015年10月15日 14:34
1楼倒数第三行“各别”应为“个别”,4楼第二行“提任译者”应为“担任”译者。看到了就不自觉挑了一下错……
回复

登录以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