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试译

楼主
Caramella 2020年7月11日 10:16
动物的伪装 译者:日光Joshua “她的身躯五光十色、百转千回; 朱红、金黄、翠绿、靛蓝色的斑点缀于其间; 纹如斑马,斑似花豹, 目若孔雀;暗红色的线条盘踞于身, 反射着银月般的光芒;随着她一呼一吸, 光芒时而消逝,时而甚亮, 或又同暗淡的斑纹交相辉映,融作一体……” ——《拉弥亚》济慈 伪装术是现代战争中最新式、最先进的军事技术之一。 然而对于动物而言,它们早已是这方面的专家。 在多数情况下,动物们通常会在不断的相互厮杀中丧生。 如果某些动物在逃脱天敌的捕杀时无法以速度取胜,那么它们就必须隐藏或者伪装自己。另一方面,那些捕食者在伏击猎物时,必须悄无声息地靠近猎物,尽量不被对方发现。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下,动物们能够运用色彩明暗的变化来伪装自己,以躲避天敌或捕杀猎物,这一能力实在令人惊叹。 各个地区,动物的体色皆不尽相同,这主要取决于其栖息地的环境。动物的保护性拟态有许多非常典型的例子,并且通常都与其周围的植物群和自然景观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通常,几乎树的每一个部分,包括其花朵、果实、树皮和树根,都会被这些聪明的生物以某种方式复制和模仿,并且其在细节上的相似度极其高。 例如,憩于枝桠的猴子仿佛一簇簇的椰子,树蛙隐匿于枝繁叶茂之间,小猴子和蜥蜴也同周围的繁花似锦化做一体。另一端,树底下弯弯曲曲的树根则成为蛇的掩体,一同悄无声息地盘踞于大树之下。 在大自然中,伪装术能影响动物的形态与色彩,并且常以两种形式发挥着作用。 一种是简单直接且易于理解的,而另一种则有点绕,可能会让人费解。前者是纯粹的保护性拟态,即动物会把自己的颜色或者形态变得更加接近于周围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动物会与周遭的环境融为一体,以此避免自己的一举一动被天敌或者猎物所察觉。此外,第二种方式则是恐吓,此类动物通常不具有攻击性,但能够表现出令人恐惧的颜色或者形态。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警示性的色彩或者图案并不能算作是一种拟态,除非它们模仿的是一种早已灭绝且不为人类所知的动物或植物的形态。而且,由于在千奇百怪的现代动物中,均不存在类似的色彩或形态,那么严格来说,它们也并非警戒色。 在多数情况下,沙漠动物都色若黄沙。当狮子潜伏在非洲荒野的岩石与溪流中时,几乎无从分辨。 羚羊的颜色也同其周围的环境难解难分,骆驼仿佛真的与沙漠融为一体。 澳大利亚的袋鼠似乎在不远处消失于各自的领地,而潘帕斯草原上的猫也同周遭的环境打成一片。

登录以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