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以《50部自助经典》开始的“个人发展”三部曲中的第三部。第一部探讨了个人发展作品中许多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其中既包括那些“最早的”自助类书籍,如《圣经》、《道德经》、《法句经》及《薄伽梵歌》,还包括一些优秀的当代作品,诸如狄巴克·乔布拉(Deepak Chopra)、韦恩·戴尔(Wayne Dyer)、 苏珊·杰佛斯(Susan Jeffers) 、托马斯·穆尔(Thomas Moore)以及达赖喇嘛(The Dalai Lama)。接下来是《50部成功学经典》,聚焦的是领导、激励、成功等领域中的一些关键课题,更多关注世俗的成功。

《50部灵修经典》的诞生基于这样的假设,即仅仅追求物质上的安全并不能使人满足,甚至稳定的情绪或丰富的知识也不足以让我们满意——我们生来就要追问更大的问题。个人发展的悖论在于,从其逻辑必然性上推断,它要求我们超越自我。意义总在我们关注的小事之外。

“心灵”(spiritual)一词源于拉丁语,意为呼吸——是最平常最自然的机能。事实上,本书旨在消除这样的偏见,即灵修经验匪夷所思;恰恰相反,这才是人的本性。

假如你觉得生活不存在什么神圣崇拜或奇迹,本书提出的某些观点会使你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假如你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却还是无法使你满足,本书也许会让你思索是否有某些更深层的目标等着你去达成。

《50部灵修经典》无涉宗教或神学,仅仅是关于个人的心灵觉醒以及开悟(expansion of awareness)。因而,本书关注的是众多著名灵修人物的生命轨迹,有信仰的突变或渐变,也有花一生时间才慢慢悟得生存的目的。通过寻找促使这些人转变的原因,我们可以慢慢理解自身的灵修潜能。

毫无疑问,许多伟大作家及作品理应被选入这个灵修经典的名录。然而,这个名录不是为了梳理世界诸种宗教,只是为了概览一下跨越时空的各种多元化的观点。有读者想必会惊讶把古老文献与当代畅销书相提并论,但是本书并不考虑一部作品写作的时间而是考虑其中蕴含观点的影响力。过去20年,我们见证了灵修类通俗写作的复兴,这个选目也正是为了一览那些重要作品,尽管在对待这些作品是否是经典或者是否优秀方面仍存在争议。

每部书评的开始会提到类似性质或相关主题的其他一些书(“类似主题”)。因为和《50部自助经典》(50SHC)的选目有一些重叠,所以推荐阅读书目中有些书也会在《50部成功学经典》(50SC)中出现。

这些灵修文献是集体智慧的宝库,至少不输于自然、哲学、诗歌或小说方面的伟大收藏。本书的书评虽然只是对伟大遗产的概览,但是我希望这些能增加诸位对其广度和深度的理解。

下面我会归纳作品中的一些主题,以引导诸位进入感兴趣的部分。下面简要分析一下这些作品中提到的一些重要的灵修实践。

伟大的灵修生涯

穆罕默德·阿萨德《通向麦加之路》(1954)

圣·奥古斯丁《忏悔录》(400)

G•K•切斯特顿《圣方济各》(1922)

拉姆•达斯《活在当下》(1971)

赫尔曼•黑塞《悉达多》(1922)

玛格芮•坎普《玛格芮之书》(1436)

马尔克姆•X《马尔克姆•X自传》(1964)

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刀锋》(1944)

假如不是为了改变生活,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灵修呢?

考虑下面的例子:

★马尔科姆·X原是一个卑微的罪犯,后来信仰的转变使他为黑人赋权运动而呐喊。

★穆罕默德·阿萨德本来是一个维也纳的犹太人,却抛弃欧洲成为伊斯兰教的拥护者。

★圣·奥古斯丁曾经声色犬马,心灵上的探索使他成了一名天主教的神父。

★理查德·阿尔伯特(Richard Alpert),心理学教授,放弃哈佛教职成为拉姆·达斯(Ram Dass),禅师和古鲁(按:印度教灵修导师)

★圣方济各出身富足商人之家,后来放弃继遗产,去重建破败的教堂,与自然融为一体。

★玛格芮·坎普曾是高傲的悍妇,基督的观点使她皈依上帝。

★在萨默赛特·毛姆的纪实小说中,拉里·达雷尔摒弃物质享受展开对灵性的一生追求。

大多数人满足于提高生活质量,参加一些逐渐提升自我的课程,而这些人却并不满足于原本生活给予他们的价值观。每一次的实践都是彻底的改头换面,恰恰能满足他们从心智错乱向心灵完整的转变。他们的故事之所以有启发,是因为他们证明了人性有转变的可能。尽管怀疑论者认为转变意味着忘本,因为这些转变正好相反——为了某些更高的目标而生存,不仅会成就自我,作为一个人的潜能最终也会被发掘。

实用灵修

佩玛•丘卓《恐惧之处》(2001)

甘地《自传》(1927)

卡里尔•纪伯伦《先知》(1923)

丹•米尔曼《和平勇士成长记》(1989)

一行禅师《正念的奇迹》(1975)

米格尔•路易兹《四个约定》(1997)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1970)

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1998)

秋阳•创巴仁波切《突破修道上的唯物》(1973)

比丘尼佩玛·丘卓谈到垮掉派诗人杰克·凯鲁亚克曾独自进入深山,去直面上帝或佛祖(他不确定是哪一个)。直面赤裸的自我成为他所有的一切,他第一次不再依赖酗酒和毒品。我们可以发下宏愿要“开悟”,但是更常见的灵性生活却是,每天抱有一颗怜悯心,按照正确的原则行事。不仅是甘地一个人以这样的方式生活,在他自传中描述了一些“真理体验”包括严格的限制饮食、禁欲,以及简单的生活方式,每天如此达数十年,他从一个自私的年青人转变成为无私与人类自由的象征。越南的一行禅师提倡的“正见”与之类似,因为他们赋予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行为以意义;每一刻都是宝贵的。艾克哈特·托利的畅销巨作《当下的力量》也提醒我们,宁静和力量只来自于活着的当下。做任何事保持一颗“初心”会使我们神智清明,免做错误假设。

律己和正见能够减少自我对思想和行为的执着,但是大多数人却认识不到孜孜不倦的心灵探索本身也是自我的产物。秋阳·创巴仁波切对“心灵唯物主义”的观点就是,努力成为一个心灵开明的人会使我们真正健康;更崇高的或真实的自我不会在诸如放弃工作去寺院或修道院这样的事上费心的。假设我们的确开悟了,那么我们会自如处理日常生活的问题。用丘卓的话说,我们将会尽力避开“令我们恐惧之处”,但是只有认清真实的想法和黑暗面,心灵才能真正治愈。

米格尔·路易兹的实用灵修法源于墨西哥托尔特克的传统观念,即认为每个人都与自己、与社会就其身份定位达成了无意识的约定。对于这些约定认识得越清楚,我们才能掌控生活。我们才能成为丹·米尔曼所谓的“和平勇士”,仗剑应对自己身上任何无力的一面。

灵修经验之种种

黑麋鹿《黑麋鹿如是说》 (1932)

爱比克泰德《手册》(1世纪)

亚伯拉罕•约书亚•赫舍尔《安息日的真谛》(1951)

威廉•詹姆斯《宗教经验之种种》(1902)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回忆•梦境•反思》(1955)

C.S.路易斯《魔鬼家书或地狱来鸿》(1942)

约翰•奥唐诺修《灵魂之友:爱尔兰智慧书》(1998)

海伦•舒曼/威廉•泰德福德《奇迹课程》(1976)

伊德里撕•沙赫《苏菲之路》(1968)

斯塔霍克《螺旋之舞》(1979)

帕拉宏撒-尤迦南达《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1946)

为了撰写其代表作《宗教经验之种种》,威廉·詹姆斯阅读了大量关于心灵觉醒的自传资料。他本人没有特别信仰宗教,所以他很少关注主体所感受或见证的客观真实,而是关注这些对其生活的影响。他总结道,关键不是一个人信仰的内容,而是他们是否导致个人向积极的一面转变。

宗教不是信仰的简单叠加,而是看待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一种能向信众完满解释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的一种认知方式。这适用于北美原住民像黑麋鹿人的自然宇宙观,却不能等同于爱比克泰德哲学中表达的斯多葛派对宇宙的理解。正如犹太教中的安息日极其重要,转世轮回对于印度教看待世界绝对必要。另外,基督徒也许把女神崇拜视为邪恶,其追随者却认为那是对神圣女性权力美丽而完整的表达。

卡尔·荣格多年研究人类为理解世界而创造的神话信仰与宗教信仰,但却没把这个多元性看成对任何人的个人信仰的威胁。曾经有人问他是否相信上帝,他答道:“我不信——我知道。”

开启众妙之门

理查德•巴赫《海鸥乔纳森》(1970)

F•卡普拉《物理学之道》(1976)

卡洛斯•卡斯塔尼达《前往伊斯特兰的旅程》(1972)

庄子《庄子》(4世纪)

G.I.葛吉夫《与奇人相遇》(1960)

阿道斯•赫胥黎《众妙之门》(1954)

克里希那穆提《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1964)

罗伯特•M.波西格《禅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1974)

灵修作品中共同的一点认识都是关于上帝的。事实上,一个人研究得越深入,越会在意去清除多层误解。例如,《庄子》中的故事和寓言,意在唤醒心灵远离日常的单调而悟“道”,或者宇宙力量,那在所有表象背后。时代拉近,G.I.葛吉夫试图唤醒那些在生活中梦游的人,看到令生活有意义的深层现实。克里希那穆提献身于同一个目标,他把简单的“技师”和创造者区分开来,前者为达成有限的目标机械地工作,而后者把爱和真理置于生活的核心,其次向外拓展。

罗伯特·波西格在他的名作《禅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中写道,一个人为追寻真理(或质量)会变得疯狂,但是最终其生命却因此更加丰富。这些求索的确很可怕,只有少数人愿意推开阿道斯·赫胥黎所谓的那扇“众妙之门”,在他之前威廉·布莱克曾有先见之明。

卡洛斯·卡斯塔尼达也许是在破除一般概念模式方面做的最好的一位作者。他作品中的主角唐璜教育说,一个人只有当不再是其本文化的反映,能做到掌控自己的心灵,才能成为一个完满的人。我们都是环境的产物,因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然而彻底的开悟却是花时间就能做到的最高尚的事,为达到这个目的,上面那些书都没有规定要独信一个上帝。

神圣联系与生活目的

安萨里《幸福炼金术》(1097)

达格•哈马舍尔德《路标》(1963)

丹尼尔•C•迈特《卡巴拉精要》(1994)

迈克尔•牛顿《灵魂之旅》(1994)

大德兰修女《内心城堡》(1570)

特蕾莎修女《简单道路》(1994)

尼尔•唐纳德•沃尔什《与神对话》(1998)

华理克《标竿人生》(2002)

西蒙娜•薇依《期待上帝》(1979)

史威登堡《天堂与地狱》(1758)

“人生在世究竟为什么?”所有伟大的灵修作品都从这个问题中获得了启示。大约900年前,安萨里的《幸福炼金术》为人类靠逻辑而非盲目信仰而生活确立了基本原理。对安萨里来说,男人和女人生来是为了认识上帝,幸福则取决于这种认识的增进。迈特书概括了犹太教的卡巴拉体系也是为了揭示神秘而创造,它的核心观点之一是上帝创造人类以使其完整——解密宇宙的意义本质上取决于个人独特潜能的实现。当代作品中,华理克的《标竿人生》完美诠释了这一观点,即我们存在是为了上帝的荣耀,我们获得人的形态为了灵魂的永恒可以被完整地理解。

发现生存的目的对于任何人都是一件具有决定性的事件。正如《简单道路》一书中提到的,特蕾莎修女感受到帮助加尔各答的贫苦人这一召唤是在其一生中较晚的时期,但是一旦明确她在15年里完成了从平庸的中学校长向全球知名灵修倡导者的转变。特蕾莎修女受到一位同名长者大德兰修女的影响,大德兰修女起初是一个只会咯咯笑的小修女,后来经过一系列“入定”上帝,慢慢变成了一个创建一干修道院的灵修领袖。在当代,联合国秘书长达格·哈马舍尔德是世俗权力能够被心灵虔信推动的伟大先例。

由于生命很短暂,生存意义的问题就显得更加尖锐。一座灵修图书馆里假如没有一批关于后世生活及永恒观念主题的图书,则是不完整的。

史威登堡声称,他的《天堂与地狱》不是臆想,而是对他去过世界的准确描绘,尽管在一个更高的意识层面。本书应该和当代的迈克尔·牛顿的《灵魂之旅》放在一起阅读,这本书通过催眠者的眼睛令人信服地展现了物理死亡之后发生在我们身体上的事。

人类心灵进化史

理查德•莫里斯•巴克《宇宙意识》

詹姆斯•莱德菲尔德《塞利斯廷预言》

肯•威尔伯《万物简史》

盖瑞•祖卡夫《灵魂所依》

灵修文献中反复出现关于人类意识的崛起的主题。巴克的《宇宙意识》是这一副文类的早期尝试,它认为纵观历史神秘经验的发生率一直稳步上升,这种直接神示的增加将最终消除对宗教的需求。在《灵魂所依》一书中,盖瑞·祖卡夫证明人类是从五官向“多感官”进化的,能够感知灵性现实的多个层面,认识到我们是“拥有人类经验的灵类”。

20世纪90年代的另一部书《塞利斯廷预言》则要求读者有一个大历史观,以使我们能够看到物质安全的欲望会慢慢被心灵目标的追寻所替代。肯·威尔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心灵理论家之一,他呼吁一种“万物理论”把意识发展整合到进化论与物理学的解释中。我们不是简单地生活在空间和物质的宇宙中,他说,而是生活在包含情感、智力及心灵领域的“大宇宙”(Kosmos)中;物种的真正进化只会发生在同时重视个人发展和物质操控之时。

心灵旅程的几个里程碑

承认不可见的秩序

“假如从最宽泛和最一般的意义上去给宗教生活下定义的话,可以说宗教就是一种对不可见的秩序(unseen order)存在的信仰,以及人的至善就在于将自身与该秩序调整至和谐状态。”——威廉·詹姆斯

我们总认为成功就是制定目标、达成目标,以及按照目标和欲望去改变世界。想当然认为,付出时间精力我们就能获得想要的。然而,假如我们活得够久,无疑会觉得《旧约》谚语才是至理名言:“人心多有计谋,有耶和华的筹算才能立定。”

并非所有人都相信一个上帝,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逐渐领悟有一种智慧的力量在移动宇宙;也许,向灵修之路迈出第一步就意味着承认生活会越来越好,我们与这种“不可见的秩序”相协调生命会更有意义。帕拉宏撒-尤迦南达在她的名作《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中,引用她的导师巴笃利·玛哈赛(Bhaduri  Mahasaya)的话说:

“神圣的秩序安排了我们的未来,比任何保险公司都要智慧……世界满是不相信外部安全的人。

他们的苦痛想法就像额前的伤疤。神(The  One)从出生就赐给我们空气和牛奶,他知道如何每天为他的信众准备。”

道家把这种不可见的秩序或力称作“道”。与道调和的人会看到事物的本质,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谦逊,且要承认人类只是某种更大东西的一个元素或者表现形式。

把生活目标神圣化

现代观点认为,个人发展常常意味着提升自我只是为了在职业生涯或人际关系上取得成功,但是真正的转变很可能要靠坚定的心灵信仰。人要经历转变或顿悟很可能起初个性极端,但是关键在于为了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开悟会重新引导他们的能量,合理利用其更崇高的特质。

卡尔·荣格认为一个人来到世上,自然就会提出问题,而生活必须要给出答案。大多数人不会这样去想,只有灵修经验会让他们意识到,我们生为人类,一定是有理由的。在《标竿人生》一书中,华理克(Rick Warren)把人生比作一项发明,只有与发明者沟通,我们才能发现其意义所在。否则,人生没有意义。我们会依靠雄心试图在达成目标中寻找意义,但是只有探索到存在的神赐理由,生存才会上升到另一层次。

根据卡巴拉箴言,神的领域需要人类的行动去实现世界的潜能。反过来,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思考上帝的意志和创造的秘密。这要求我们不要相信自己而要去考虑上帝的广大,这样做我们才有可能成为神圣表达的工具。大部分人认为变成“工具”意味着不能掌控人生,其实所有的神秘主义者都认同,这将发挥我们所有的潜能。自知之明是发现上帝给我们的指令,然而在真实世界中我们是否能在行动中表达他的观点或愿望却取决于我们自己。

忘记小我

12世纪的伊斯兰神学家安萨里注意到人类沉迷于先天的感官,例如,愤怒从复仇中获得愉悦,眼睛从美丽事物中获得愉悦,耳朵从音乐中获得愉悦。因此,假如人类的至高感官是真理所在之处,那么至乐一定在于发现真理。

也许我们会认为满足欲望才能达到人生的至乐,然而当世俗的需求消退时我们不知道更大的快乐是什么。世俗的快乐很好,但是认识上帝得到的快乐却难以言传。只有忘记一般意义上的自我,人类才能获得至高的满足。

《奇迹课程》中说:“你的任务很简单。你活着是为了见证你不是一个自我。”变得了不起而不只是一团渺小欲望的结合体是有可能的。18世纪的一位哈西德派领袖多夫‧波尔(Dov  Baer)说过:“如果你自认为了不起,那么上帝不会加持于你,因为上帝(对此)并不确定。”矛盾的是,只有通过失去小我或自我才能获得至高的权力。

活在当下

贪婪的人为某种抽象的未来活着;灵修成功的人觉得活在当下才是财富。

在《正见的奇迹》一书中,一行禅师讲述了一个国王的故事,这个国王想正确决策,看得更远,提出三个问题征求答案:“做一件事最好的时机是什么?谁是最重要的合作者?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答案有很多,但是他都不满意:最重要的时机是当下;最重要的人是你身边的人;最重要的事是使你身边的人快乐。在《路标》一书中,联合国秘书长达格•哈马舍尔德注意到,对伟大的事业作口头承诺比切实影响每一个人要容易得多。庄子讲述了一个国王为了种菜而宁愿放弃王位的故事。放弃宏图大志而活在当下或许会令人觉得幼稚,但是许多心灵作家如艾克哈特·托利、铃木俊隆却指出,这是真正奏效的开始。

全身心的投入当下的另一个好处是唤回简单的生活之乐,因为悲伤和忧虑会从过去或未来的想法中产生。在《和平勇士成长记》一书中,主人公有个重大发现:“不存在日常时刻!”

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每个灵修者最终会体验到“不二”,即认识到宇宙的统一是超越世俗之二元对立的,诸如善与恶、赞美与诽谤、幸福与不幸。世界是由不连续的物体和观念聚合而成的,为了认识它,我们不断做出区分,然而在一切的背后我们发现存在一个不变的统一性。如果有一个上帝创造了宇宙,我们就会觉得,上帝会包容一切事物——即便那是与上帝的本意相悖的。

我们错误地以为每个人都是跋涉在生命旅程中的单一实体,其实,世界上的大部分神话和宗教都暗示着,灵魂只是脱离广大意识(Mind)的一小片意识。我们可以维持分离的幻觉,但是其导致的痛苦和分裂最终会使我们更加完整地看待宇宙。

认识到统一性会产生两个结果。首先是对一切生物更加怜悯,因为我们都只是同一种生命之力的表达形式:施之于人,必返之于己。其次,增加宁静感。我们通常都会为苦和乐、得与失而感到困扰,只要处于这种摇摆不定的状态,就无法真正平静。宁静意味着不会仓促地把事情划分好与坏,喜欢还是憎恶,而是如实还原看到的一切。这与大多数人的看法背道而驰。认识到统一性通常是在一瞬间;然而,假如这种“不二”的思维方式越普遍、越持久,我们的生活将大不一样。

一句波斯谚语如是说:“从冥想中才能寻得真理,不在陈腐的书籍中。天空中才能看到月亮,不在池塘里。”以下诸评只如水中看月,而非真月,但是我希望读者由此获得探索真理的动力。